3096天:囚室少女娜塔莎.坎普許
3096 Days
作者:娜塔莎.坎普許
譯者:陳俐雯、李璞良
出版社:商周出版
出版日期:2011年03月06日
1998年3月,十歲的娜塔莎.坎普許被綁架,
並被關在一個車庫地下室長達八年半。
八年半來,在三坪大的黑暗地牢中生活,沒有太陽,沒有月亮。
八年半來,不斷的被歐打、羞辱,
甚至聽到骨頭被打到斷裂的聲音。
八年半來,每天都衣不蔽體,
甚至被迫剃光頭髮、半裸著做著奴隸般的粗重工作。
八年半來,不止一次的試圖自殺,
可是另一個自我又不斷的要她別放棄求生的希望。
八年半來,被迫改變原有的名字,甚至要稱呼綁匪「國王」。
八年半來,因長期的營養不良與饑餓而骨瘦如柴。
在不斷的惡夢中,2006年8月,娜塔莎.坎普許總算成功逃脫……,
綁匪則在第一時間畏罪自殺……
最近書店諸事繁忙,不好意思荒廢了部落格!!
BLOG除了提供書展活動、優惠資訊之外,
偶而也會分享筆者的主觀讀書心得,期盼與讀者共鳴之。
各位路過的讀者們有任何想法或讀書心得,
也歡迎大家可以來這PO文分享,
或是在右上角幫我們按個讚分享出去!!
無可置否的是這本書非常合筆者我的胃口,
個人口味偏重,喜愛懸疑推理、心理社會議題之類的小說,
但像吉本芭娜娜或前陣子閱讀的「蝸牛食堂」小品也是相當不錯。
對於3096這本書,我看到書的第一個念頭是:
「那是被囚禁的少女本人嗎??」
哈哈,請各位勿見怪我的無聊反應,
類自傳的書籍通常都會放本人照,
但畢竟這本書的故事主題較特別,
所以才會好奇封面的少女是否為本人。
我在閱讀書籍前有個怪癖。
會反覆將欲閱讀之書籍拿在手上撫觸許久,
並反覆看封面與背面的簡介,開始想像這是本怎麼樣的書,
所以造成閱讀一本書前,會有個主觀意識存在在潛意識中,
期盼著故事如何進行下去。
看電影也會這樣,
所以對於愛拋引子卻不多說內容的書籍與電影完全沒輒!!
看完這本書,因與我想像中的發展不同,
所以老實說,我有些驚訝,也覺得特別。
前頭敘述這麼多筆者我的閱前習慣,
正是因為現在要跟大家說明,
我原本是想像娜塔莎,這位被囚禁的少女,
將會以類自傳方式完整敘述她那慘不人睹、死裡逃生的過程,
事實上娜塔莎也是以此主線下去撰寫,
打從開始她就將家庭情形至小時候的個性詳細寫出,
我很納悶她寫出這麼多綁架前的事做什麼,
因為「那不符合綁架案件的敘述模式」。
(很抱歉,又是一則閱前的故事發展想像)
看完整本書,才會明白,
雖然她以淡淡的觸感、不誇張的用詞寫出被囚禁的生活,
但實際上前後比對後,才會發現這對她的人格造成多大的變化。
所以與其說這是本描敘少女被綁架的生活,
我倒覺得這是本以娜塔莎個人主觀所體會的生活與心態轉變。
我非常讚賞娜塔莎描寫綁匪的片段,
3096天的所有時間,娜塔莎幾乎未跟綁匪外的人交談過,
實際上她也沒辦法,那種長期被與世隔絕的環境,
會造就對於囚禁她的人與囚禁的空間產生變態型式下的安全感,
對她們來說,綁匪雖然綁架她、凌虐她,
但仍然養活了她而沒有殺死她,
更是娜塔莎唯一可以接觸的人,且親過於親人,
會想逃出並懷念以前的生活與親人,
但時間愈久,對外面的世界就愈恐懼,
那份懷念就真的只會變成回憶,
最後那段時間,綁匪甚至讓她上樓幫忙做工,
自由就在門窗旁,縱使綁匪沒死命盯住她,
她也沒有勇氣逃出。
最後,娜塔莎也是鼓起很大的勇氣,
才在綁匪分心之下害怕的逃走。
故事的最後,娜塔莎逃脫了,於是才有這本書的出版,
但娜塔莎對於綁匪的形容,卻讓社會無法苟同,
社會無法接受逃脫後的娜塔莎,
仍然希望能了解第一時間似乎是畏罪自殺的綁匪的人格。
他們形容那是「斯德哥爾摩症後群」。 (註)
對於這個心理學專用的名詞我不予置評。
我想這本書重要的不是這種幫人貼標籤的名稱,
而是看完此書後,會有股再度感受人性如此複雜的體悟,
其實根本無法客觀的界定善惡,
那是大多數人的主觀意識集結成的力量,是社會。
註:
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又稱為斯德哥爾摩綜合症、人質情結、人質綜合症。
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對於犯罪者產生情感,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。
1973年8月23日,兩名有前科的罪犯 Jan Erik Olsson 與 Clark Olofsson,
在意圖搶劫瑞典斯德哥爾摩內位於 Norrmalmstorg 廣場最大的一家銀行信貸銀行失敗後,
挾持了四位銀行職員,在警方與
歹徒僵持了130個小時之後,因歹徒放棄而結束。
然而這起事件發生後幾個月,這四名遭受挾持的銀行職員,
仍然對綁架他們的人顯露出憐憫的情感。
本案因歹徒放棄而結束,然而所有的被害者在事後都表明並不痛恨歹徒,
並表達他們對歹徒非但沒有傷害他們卻對他們多所照顧的感激,並對警察採取敵對的態度。
這兩名搶匪劫持人質達六天之久,在這期間他們威脅受俘者的性命,但有時也表現出仁慈的一面。
在出人意表的心理錯綜轉變下,這四名人質抗拒政府最終營救他們的努力。
研究者發現到這種症候群的例子見諸於各種不同的經驗中,
從集中營的囚犯、戰俘、受虐婦女與亂倫的受害者,都可能發生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經驗。
斯德哥爾摩症候群(Stockholm syndrome)因為這個發現在斯德哥爾摩人質挾持事件而得名。
據心理學者的研究,情感上會依賴他人且容易受感動的人,
若遇到類似的狀況,很容易產生斯德哥爾摩症候群。
斯德哥爾摩症候群,通常有下列幾項特徵:
1.人質必須有真正感到綁匪(加害者)威脅到自己的存活。
2.在遭挾持過程中,人質必須體會出綁匪(加害者)可能略施小惠的舉動。
3.除了綁匪的單一看法之外,人質必須與所有其他觀點隔離(通常得不到外界的訊息)。
4.人質必須相信,要脫逃是不可能的。
而通常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會經歷以下四大歷程:
恐懼:因為突如其來的脅迫與威嚇導致現況改變。
害怕:籠罩在不安的環境中,身心皆受威脅。
同情:和挾持者長期相處體認到對方不得已行為,且並未受到『直接』傷害。
幫助:給予挾持者無形幫助如配合,不逃脫,安撫等;或有形幫助如協助逃脫,向法官說情,一起逃亡等。
(以上引用自wiki百科)
留言列表